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479章 这是最后的斗争(第1/4页)

中美战争是如何开始的,这是一个后世史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大部分人认为,中国开战,是从太空发射EMP脉冲弹开始,这是非常清晰的。但很多人认为,美军在中国开战前就已经抢跑,从北美到南美,尤其是从离开中国本土最近的澳大利亚,都有发射洲际导弹,试图避开中国的第一波打击造成的损失,先发制人。

其实这些史家说得都不对,如果以“开火”来衡量,其实最早的战争发生在海底:在开战前,几乎所有美国出海的核潜艇,都被中国已经无所不在的海洋“格栅”监控网发现了,而每发现一艘美艇,中国海军就会调集更多的监控力量,保证“上钩的大鱼不脱线”,所以当发现有美军潜艇试图提前开战,例如他们打开了导弹发射筒,海军就会主动激活各种无人智能武器系统,提前将美军核潜艇击沉。

这是武器性能的天堑之差,美国本来唯一可以凭借的优势,就是核潜艇的隐蔽性,但在中国建立起这个覆盖全部海洋的临时监控网后,美军核潜艇部队,就失去了生存和作战的基础。

其实在中国发射EMP前,美国就已经没有出海的核潜艇,能够生存下来了。中国海军那些负责的家伙,想功劳都想疯了,反正马上要打,谁他妈的会这样老实到变成傻逼呢?即使美军核潜艇没有开火的迹象,也要指鹿为马,说成是老美这帮家伙心怀叵测,意图提前攻击我方,不干他们,对不起十八代老祖宗。

无论如何,“正式的战争”,是从中国从太空发射EMP脉冲弹开始的,美军十分警醒,其主要的反击手段,大量的洲际导弹在打击到来前,就已经升空,他们也有部分能够预防电磁脉冲的战机升空,但事实证明,高防护性的洲际导弹,确实没有受到EMP的影响,但那些所谓能够抵御电磁脉冲的战机,大量地被损毁,除了在EMP爆炸边缘,脉冲能量已经衰减到一定程度,战机才可能不受影响。中国的EMP的威力,远超美国军方的想象,美军自己,只能通过核爆炸,才能形成如此强度的电磁脉冲。

每一枚超级EMP落下来,爆心周围至少8001000公里的半径内,美国大部分的电路一起失效,整个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已经变成了一片漆黑,现在只有少数的军用和政府系统,通过完全有线的连接,才能保证通讯和其它应用。此前以为有“抗电磁脉冲”能力的无线系统,超过95%以上,都没有能够抗得过去。

来自太空和“两洋”海上的连续不断的远程打击开始了,美国大约有1.7万多个军事为主的目标,是中国意图要消灭的。这些目标包括军事基地、军火库、维修基地、移动中的军队、军火公司和生产厂、核武器场所(包括地下井)、怀疑的生化基地等等,CFIA、中国在美隐秘力量、其它机构对于美国几十年的监控和侦察,累积起来的发现,这一次要在几个小时的打击中,就让他们灰飞烟灭!

美军最激烈的反抗,主要还是发生在各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尤其是与中国对垒的“前线军事基地”,例如在夏威夷的军事基地,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对中国“最富斗争精神”的极端派军人主导的地域,与中国决死一战的意识强烈。

大量传统的交战,就发生在这些基地附近,例如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就发生了激烈的美军试图摧毁中国外围舰队的战斗。中国三艘航母组成的联合舰队,在消灭了珍珠港驻地派出的美国舰队后,进逼珍珠港,于是美军残留的所有战机和反舰导弹,都参与了对中国舰队的博浪一击,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剩余的战机和反舰导弹本来就不多了——大量的武器系统,在中国超远程电磁炮等系统对基地的打击过程中,短短时间就损毁了大部分。

所以美军能够释放的火力 ,主要是大量的无人机,可这些缺乏人工智能的无人机,面对中国海军的末端激光系统以及其它的武器系统,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的生存能力。

美军各种导弹的生存能力是很差的,因为所有的导弹系统或者导弹阵地,基本上是“一次性工具”,它们无论隐蔽得多么彻底,只要使用一次,几乎可以肯定必然被中国的各种监控工具发现并定位,继而迅速地被摧毁。

在这样的打击规模之下,多数的美军基地和战斗部队,并不能支撑到半个小时以上。基本上超过半个小时,就属于被动挨打的时刻了。

美军寄予极大希望的洲际核导弹等远程打击武器,也没有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时代已经不同了。

首先是理论上最隐蔽最机动的海洋潜艇和海上舰队的覆灭。海洋因为缺乏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中国布置监控网后,反而成为了美军的禁区,不仅海面之下的潜艇舰队,很快被智能海底巡航平台很快消灭,海面上的美军舰艇,也在被迅速发现后,就被中国远程的人工智能弹道导弹,或者在轨道轰炸机的打击下,迅速覆灭。在失去这些武器和部队后,美军也就失去了从海面和海底发生核武器的能力。

其次是陆地上从发射井发射,或者由导弹部队在公路上机动地发射的洲际导弹,无论是哪一种,都被中国对美构建的4重监控网,很快捕捉到发射轨迹,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