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不是封神

第二百零三章 迪化(第1/3页)

吕尚眼里的商王是一个战略大师,就算战术方面相对平庸一些,可是在这种绝对实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平庸就意味着没有缺点。

不过,他认为子受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如果这场战争发生在潼关附近或者发生在商周边境的话,那么子受的战术应对是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这场战争发生在周的境内,并且子受已经相当的深入周国,抵达了西岐的附近,这意味着他的补给线会消耗掉大量的力量。

虽然在场面上的战斗部署人数和战斗力明显比周人要强,然而,这种强大并不是质的差距,只是量的问题,而这种量级上不算太大的差距或者说区别,只需要针对子受的补给线制定战术就行了。

然而,就像吕尚自认为的那样,子受是一个战略大师,对于战术不能说是一窍不通,那么就意味着,即便是针对补给的问题,制定消耗战的策略和战术,从而极大的消耗商的作战力量,比如箭矢,体力和攻城武器的备件等等,都可以让商的实际作战能力呈现滑坡般的下降。

尤其是针对对方的储备粮草的区域突袭,就是最佳的以少胜多的方案,尤其是敌人远道而来的时候,就好像是官渡之战,吕尚比曹操强多了,而子受完全不如袁绍——至少袁绍人家逆风超神的,而子受逆风就真的要翻船。

好在,这个双方指挥官的实际差距,并不被双方清楚的了解,嗯,至少是不被吕尚了解。对于子受来说,能够排列出这样的一个菜刀在前面,远程在后面,战车在两翼,马队居于后部的阵型就是他的战术知识的全部,在战场上摆出这样的阵型的人很多,但是在动态的战场上可以维持这样的阵型的就没几个了。

吕尚的全部战术假设都是建立在子受可以恰当的做出基本的调度,且可以客观和准确的判断敌我双方的力量消耗基础上,然而……子受知道他不能。

战前列阵和战中换阵是两回事,他这么多年下来只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可以勉强分得清现在抗线的是什么部队,嗯,就是大致上看旗帜的话,知道是哪只部队在抗线。

但是,对方的士气如何、损伤如何、需不需要轮换、如何确保自己的命令下达,应该留出多少的提前量,避免在彻底的混战当,己方根本听不见和意识不到指挥命令,最终彻底涣散的场面出现等等必要的细节知识,就完全不懂了。

堂堂之阵好摆,但是不好用,这就是为什么能够用好堂堂之阵的基本上都是战术上的大师,但问题是,大部分的菜鸡也会摆,就是摆出来大多就是……根本用不好。

你必须准确的判断战场上的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否则就不是你以堂堂之势压人,而是你整体数量和力量占优,而敌人却在每一个局部战场上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最终反而是你被敌人用堂堂之势碾过去了。

显然,吕尚认为子受就算用不好,至少是会用,否则他不会心大到在这种国战上面摆出这样的经典而且毫无出彩之处的阵型,既然他摆了,就说明他至少是有信心的,而介于子受是一个战略大师,他对于人心的判断无比准确,那么就肯定不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那种傻逼。

嗯,吕尚猜对了一半,子受清楚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他只能摆这个,因为他只会这个.jpg。吕尚觉得他是在诸多阵型和战术当中选择了这种最能发挥商人数量多,战斗力强的优势的方案,而实际上的真相是:子受他只会这个。

在战前,或许还能糊弄住吕尚,但是双方只要一接阵,马上就会原形毕露,子受看不懂战场信息,但是,吕尚看得懂啊,一看这家伙如果完全没有调度的打算,或者调度失序,马上就会意识到问题,然后抓住弱点,迅速形成局部优势,接下来就是快乐的“势如破竹”的阶段。

“寡人欲先战,又不欲商军多折损,鱼与熊掌寡人皆取,诸位有何可教我?”就好像吕尚判断的那样,子受也知道这样的阵型和打法就算对面智力下线了,商人也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杀伤,属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虽然现在是周人一共就一千,而商人可能有两个八百,然而,他也不想折损太多人手。

何况说,对面是太公望,显然智力是不会下线的,那么,一旦接战,自己这个最高指挥官立刻就会露馅,而商人这边根本没有可以和吕尚抗衡的指挥官。

直白说了吧,其他人可能基础功更扎实,但是面对吕尚,还摆出这种正面作战的阵型的时候,基本上和让子受上没有区别——黑铁和青铜面对钻石大师有什么区别?

可能一开始出装和走位过于的公式化,让对面脑补出八百个阴谋陷阱或者惊叹对手基本功如此扎实到返璞归真。可是一对线就得表演一出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个的送的场面。

“在下有法!”在一通面面相觑之后,那些知道大王性格的贵族一个个都装闷葫芦,反而是急于出头的那些异人果断的出列献策,“大王予我八百人布阵,定可让那吕尚小儿有来无回。”

“八百?你当你是张辽啊?”子受头上冒出一团问号,“还是说,你要布置的什么奇门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