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346.第342章 ,战争贡献债?火烧唐州城,这不是查贪,是镇(第1/4页)

第342章 ,战争贡献债?火烧唐州城,这不是查贪,是镇

韩信过了一会儿,目光重新恢复了以往的自信和坚毅,握紧拳头,沉声应答。

“大丈夫何患无妻!”

“汉王,我还年轻,有时间继续挑选正妻。”

刘鸿含笑点点头,在覆灭庆国,一统天下的壮志下。

韩信可以抛弃一切,向着这个目标进发。

韩信重新转过身来,望着刘鸿。

“汉王,如今你已经将林婉儿和刘盈带回来,是重返京都,还是在横州督战。”

说到督战,韩信面色有些纠结。

若是上面有人不断进行微操,别说兵仙,全员武庙十哲都有失败的可能。

刘鸿摇了摇头,目光注视着滚滚长江好一会儿。

“不急,我准备前往东夷城,再去北齐,看一下变法的不足之处。”

变法内容都是为大部分百姓利益着想,不过地方能落实多少,这就不知道了。

要是变法内容能实行五成,那这个官员就是合格的,能有七成,那就是能臣干吏,值得提拔。

至于九成以上……算了吧。

二十一世纪都做不到,以教育为例,取消学校补习,让学生睡够八小时。

能真正实行的地方,少之又少。

要是有人探究,那就是别问,问就是地方教育的政策性调整。

韩信神色一惊。

汉王就这么大大咧咧放权了吗?

不过随后,韩信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和恍然。

别说汉王离开半年,哪怕离开一年,汉王也依然掌握着汉国最高权力。

并不因为刘鸿只是大宗师。

而是因为无论是韩信和林若甫,他们是之所以这么大权势,那是因为刘鸿愿意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吏,还有将领,都是跟随刘鸿很久的老人,对刘鸿死心塌地。

地方上又有民情大会,除了世家以外的各大阶级支持。

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鸿,声望如日中天,根本就不会在意是否能有威胁他皇权的权臣。

刘鸿对着韩信招了招手,踩着小船,消失在众人眼中。

从横州到梧州,从梧州到儋州,再到胶州。

一路经过十七个州县,变法程度不一。

刘鸿身着布衣,注视着变法一幕幕,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郁。

变法的基础正在不断扩大,农民赋税减轻,心满意足受着麦子,水稻。

十税一的国策下,再加上严防死守地方州县私自增加税收。

最终落到农民身上的负担,基本上就是五税一。

吃饱饭目前来说,还是有些奢望,不过生活水平终究还是好了许多,不至于遇见一点困难,就要卖儿卖女。

资产阶级的工厂厂主,在战争的催化剂下,不断生产着各种布匹,罐头,扩大生产。

州县之中的工人越来越多,在民情大会上成为稳定的分支。

刘鸿对此连连点头。

他推出了先进理论,与此同时将内库三大坊普及,促进生产力发展。

目前为止,先进思想影响着生产力飞速发展。

至于以后会有什么弊端,刘鸿也不知道,庆余年时间线在他造反的历程中,改的面目全非。

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呢,让后来人自行决定吧。

不过刘鸿的好心情到东山路首府唐州,便戛然而止。

唐州的农民依然是背负着沉重赋税,汉国的十税一的确是做了,州县的赋税也没有另外增加。

但是某个天才想出来了战争贡献债。

意思就是汉国和庆国打仗了,要求各大阶级的人,都踊跃贡献,捐出银粮。

你不捐,那就是不爱国!

不爱国,那就不能享受汉国的变法成果,唐州官吏更加心安理得开始剥削。

可你要是捐了,这跟庆国的国债,还有以往的三税一,五税一,没有任何区别。

浑身泥泞,穿着补丁素衣的老农喝了一大碗水,抿了抿干裂的嘴唇,神色有些愁苦。

望着面前身着朴素的壮年男子。

思索了一会儿,忍不住开口发问。

“大人,那些官吏整日鼓吹着变法有多好,可我感觉跟在庆国的时候一样啊。”

“听说其他州县的农民活的挺好,可我们唐州没有任何变化啊,或者说我们唐州难道不是汉国的土地吗?”

刘鸿听到老农这么说,脸色都黑了下来,压抑着胸腔中怒气。

什么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就是!唐州负责监视的民情大会,钱行,抱月楼都被通通买通了。

要不是刘鸿此次孤身一人出行,恐怕都不知道唐州的变法,竟然可以如此敷衍。

刘鸿勉强笑了笑,递出小块碎银子。

“老丈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