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通历史,开局救助李云龙

第84章 朱高炽的担忧(第1/2页)

姚广孝是个奇人,历史上有名的奇人。

送燕王朱棣一顶白帽子,就是这位的故事。

很多人说姚广孝有通天之能,能卜算未来,测吉凶,但其实不过是他熟知历史,通人性,知进退,然后又功利心重罢了。

老朱生的儿子们,姚广孝是熟悉的,当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挑选高僧随侍诸王,姚广孝就故意接近燕王朱棣。

他也想接近太子朱标,但没机会,朱标也不会喜欢和他这种人来往,朱标来往的是朝廷百官,是儒家人士。

而除了朱标之外,朱元璋的儿子当中除了朱棣,其他人都是虽然有能力,但无不是头上流脓,脚底长疮的恶人。

为祸百姓的诸王,能有什么好下场?

历史上那都是清清楚楚的,不是被皇帝干掉就是遗臭万年,想要有所作为那是想都不要想。

朱标去世之后,姚广孝极力鼓动朱棣造反。

很多人说他这是为了一展所学,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的确施展了他这些年的所学,不对则是因为他更看重功名。

现在造反成功了,功臣名单中很多人被封公封侯,赏赐了诸多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但他没有。

他只是接受了财宝的赏赐,没有接受还俗、府邸、美女的赏赐,也没有接受封公封侯。

因为他知道,要想简在帝心,还俗封公封侯是不行的。一旦接受了,那他就成为了臣子,远远不如他现在这样以僧人的身份和朱棣交往的关系,无论是密切、还是身份地位的关系,都不如。

所以,散朝后,姚广孝没有理会靖难功臣们的恭维和询问,也没有好奇的去向朱高炽三兄弟询问心中的疑惑,而是不动声色的转身就走。

燕王朱棣和皇帝朱棣是两个不同的人,他是靖难的主要策划者和辅助者,现在已经成功了,他就不能再往前进,而是要往后退了。

怎么退?

老老实实的不去结交大臣,不去问东问西,这就是退。

“大师~”

不过,他想走,朱高炽却不想让他走,在后面叫住了他道:“大师,我有些问题想要请教您。”

姚广孝微微一笑道:“世子请说。”

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他看似退了,其实没退。只要皇帝和皇子们有疑问,他这个靖难的大功臣、游离在朝堂之外的僧人身份就会得到重视。

两人于是边走边说。

令姚广孝有些惊讶的是,朱棣竟然没有和朱高炽这个“世子”说取消匠户的事情,更惊讶朱高炽竟然没有问有关册立太子的事情。

朱高炽忧心忡忡的问道:“匠户制度在皇祖父一朝实行了近三十年,如今父皇骤然更改,大师以为如何?”

姚广孝心下感叹朱高炽真能沉得住气,想了想后说道:“此事陛下自有考量,世子不必忧虑。再者,贫僧观陛下旨意,只是取消匠户制度,匠户不再世世代代为匠户,医户不再世世代代为医户,商户不再世世代代为商户,并未涉及其它,想来天下百姓是欢欣鼓舞的。”

“只怕秩序失调,难免骚乱啊~”

朱高炽叹了口气道。

姚广孝没有接这话,只是问道:“陛下宣布此事之前未曾找世子商议过吗?皇后是否知道?”

“父皇并未将此事告知我。”

朱高炽先是摇头,然后迟疑道:“此事母后应该是知道的。”

他想回答徐皇后应该不知道,但脑子里突然想到前几天徐皇后和父皇一起从祖母的小院子出来时的情形,立即改了口。

姚广孝若有所思的看着他说道:“陛下此前也从未和贫僧说起过此事。”

朱高炽顿时陷入了沉思,到底是什么情况让老爷子突然有这么大的变化?

姚广孝也不知道,看来这事只是老爷子个人的决定。

只是,在这之前老爷子一直说要恢复旧制,还有今天颁发的诏书来看,也是如此。没想到打进紫禁城后突然变卦了。

“难道因为是皇帝了?”

朱高炽只能把变化归结为老爷子当了皇帝了,看待问题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摇了摇头,朱高炽随即再次看向了姚广孝,询问道:“大师,废除海禁之事您怎么看?”

姚广孝微微一笑道:“陛下是从战阵中厮杀出来的,以贫僧之见,陛下恐要起刀兵了。”

“起刀兵?”

朱高炽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前面,顿时皱起了眉头。

远远的,他的两个弟弟早走在了前面,兴高采烈的说着话,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朱高炽随即断然说道:“此事万不可行!四年的战争,大明从南到北大受影响,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此时正应休养生息,恢复民生,岂可再起征伐?我一定要向父皇奏明此事。”

姚广孝称赞道:“世子仁善,贫僧替天下百姓先谢过世子了。”

朱高炽叹息道:“民生多艰!我也只是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