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旗歌 朝鲜

第六十一章 盆子由昱登王位(下)(第3/4页)

分别说之。待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后,一同上书樊崇,阻他称王!”刘昱问刘宣的意见,说道:“贤兄以为我姑丈此策怎样?”刘宣抚须说道:“陈公此策,用之得行,自是可阻樊公称王。然这却只是暂时之阻。富贵名利,谁不想得?樊公既然已有称王之意,那他这个念头就不会轻易打消。阻得了他这一次,下一次呢?故我之愚见,陈公此策,不算是应对之上策。”刘昱问道:“贤兄,那什么才是上策?”刘宣说道:“贤弟称王,才是第一上策。不过陈公方才所言,确乎在理,而今尚不到贤弟称王之时。那么退而求其次,愚兄之愚见,就在阻樊公称王之同时,何不再推出一人,尊其为王?”刘昱问道:“推出何人?”刘宣说道:“此人之贵贱不重要,甚至说,就现在的身份言之,越低贱越好,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出身得有一个前提,即须得是诸刘子弟。”刘昱楞了下,旋即醒悟,大喜说道:“贤兄此策,真上策也!”

为什么“真上策”?

好在两个地方,第一,“这个人的出身,须得是诸刘子弟”,亦即须当是前汉的宗室子弟,这条就保证了最起码在名义上,“中兴汉室”自此便即能够成为徐兖诸部义军的政治目的;第二,“这个人现在的身份越低贱越好”,这一条则又保证了这个人在将来不会成为刘昱的对手。这两条综合到一块儿说,也就是刘宣属意的这个“推出来代替樊崇称王”的人选,实即是暂时推出来的一个刘昱的代替品。如果能够按照刘宣的这个意思,这个事儿真的办成了,真的徐兖诸部义军最终竟是推出了一个这么姓刘的、而下的身份又卑贱的人当了他们的王,则就可以预料得到,等刘昱的实力更加强大之后,顺理成章的他就能取代此人,成为新的王!

刘宣之此策,不但可以根除掉樊崇欲求称王的这个大患,且还处处为刘昱着想,对刘昱有利,则在刘昱眼中,又怎会不是“真上策”?

只是,话说回来,盘算得很好,但诸部大率们会肯接受刘宣的此策么?刘英提出了此疑。刘宣回答说道:“我以为,诸部大率一定是会都肯接受的。”刘英问道:“贤兄为何这么有把握?”刘宣说道:“贤弟,我且试问你,现有两个称王的人选,一个是有实力的樊公,一个是没实力的诸刘子弟,你会肯愿意举他们中的哪一个为王?”刘英不假思索,说道:“自是后者。”刘宣笑道:“这不就是了么?如果非得有一人称王,没有实力的人选,当然是比有实力的人选更容易被人接受。”刘英连连点头,说道:“对、对!贤兄说的是!”刘宣笑道:“除此以外,诸位大率一定会肯接受,还有另一个缘故。便是,尊了此诸刘子弟为王以后,樊公就不再是盟主矣,他就将会与诸位大率相同,都只是盟中一部之率了。这样,如力子都等自视甚高之诸辈者,他们又焉会不肯?”刘英佩服至极,连声说道:“贤兄之谋,愚弟叹服!”陈直也赞佩刘宣的此谋。刘昱也没再和刘小虎商议,遂便当场决定,就采纳刘宣之议,这么办!决定过后,他拾起樊崇来书,——主要是转述的曹幹给樊崇的那封去书的内容,又看一遍,将之掷到堂间的地上,冷笑说道:“设若无我,焉有曹幹之今日?忘恩负义之徒者,幹也!”

一如刘宣所料,力子都、爰曾、刘诩等果是对刘宣之此议尽皆赞同。

派出去的使者陆续回来,知道了力子都等的态度以后,刘昱当即叫来樊崇的使者,给了这使者有关樊崇称王的自己的答复,直言反对。接着,在这个使者还去莒县后,刘昱上书樊崇,正式提出了“天下思刘,宜当择一诸刘子弟贤者为王”的意见。力子都、爰曾、刘诩等的回书纷纷到至莒县,却是令樊崇惊讶,居然他们都提出了和刘昱所提出之议相同的意见!任谁也能猜出,这必然又是刘昱在私下串联的结果了!樊崇怒与徐宣等说道:“山阳公自诩前汉宗室,素对我不敬,前勾连诸率,迫我设四方率;今复又串联,议当举刘氏者为王!”逄安攘臂叱咤,说道:“举事者,我辈也!徐兖之所得,赖我辈血战也!与刘氏何干?刘昱胆敢为其私利,违逆盟主,我愿领兵南攻山阳,为公擒获他来,是生是死,任公发落!”徐宣急忙劝言,说道:“不可!”与樊崇说道,“明公,不论举刘氏为王这件事,是不是刘昱串联的,问题是现在力子都诸辈众口一词,皆是此议。这要是往常倒也罢了,於今王匡、廉丹将统十万兵来,强敌在即,眼前却是众意不可违。在下愚见,不如且暂屈心意,姑先接受了刘昱、力子都等之此议。”逄安怒道:“举一个无功无力的刘氏子为王?何以服众!”徐宣说道:“正是不能服众,是以我才说,不如暂屈心意。”樊崇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骄耭,你的意思是先举一刘姓子弟为王,然后等眼前的风头过去,再把他废掉?”徐宣答道:“明公,我正是此意。先顺从众意,举一刘姓为王,待击破王匡、廉丹,再做它议。明公,若是能再将王匡、廉丹击败,明公在徐兖的威望就是无人可及,到那时候,明公再议称王,谁敢再阻?”此话十分有理。樊崇微微点头,遂说道:“也好,骄耭,就按你之此意!”摸着胡须,斟酌了下,说道,“可若要是举刘氏子弟为王,骄耭,你以为当举哪个刘氏子弟为宜?